【安全大家谈】-建筑施工安全

发布时间:2024-07-24发布人:管理员浏览:35次
01

建筑施工安全的重要性


施工安全生产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安全第一”是原则和目标,是从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角度,确立了生产与安全的关系,肯定了安全在建设工程生产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安全第一”的方针,就是要求所有参与工程建设的人员,包括管理者和从业人员以及对工程建设活动进行监督管理的人员都必须树立安全的观念,不能为了经济的发展而牺牲安全。当安全与生产发生矛盾时,必须先解决安全问题,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从事生产活动,也只有这样,才能使生产正常进行,才能充分发挥职工的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的发展,保持社会的稳定。


02

建筑安全生产安全


工人上岗前必须进行公司、工程项目部和作业班组三级教育①施工企业的安全教育。安全培训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标准、规范、规程和企业的安全规章制度。②工程目部安全教育。安全培训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工地安全制度、施工现场环境、工程施工特点及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等。③作业班组的安全教育。安全培训教育的主要内容有: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事故安全剖析、劳动纪律和岗位讲评等。施工现场杜绝“三违”现象,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施工现场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能被别人伤害。

施工安全生产纪律: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帽带,并正确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凡 2m 以上的悬空,高处作业无安全设施的必须系好安全带, 扣好保险钩。高处作业时不往下或向上乱抛材料和工具等物件。各种电动机械设备,必须有漏电保护装置和可靠保护接零方能开动使用。未经有关人员批准不准随意拆除安全设施和安全装置。未经教育不得上岗,无证不得操作,非操作者严禁进入危险区域。井字架吊篮,料斗不准乘人。酒后不准上班操作。穿拖鞋、高跟鞋、赤脚或赤膊不准进入现场。穿硬底鞋不准进行登高作业。


640.png


03

施工用电安全


建筑施工现场的电工、电焊工属于特种作业工种,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其他人员不得从事电气设备及电气线路的安装、维修和拆除。建筑施工现场必须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即具有专用保护零线PE线、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的220/380V三相五线制系统。建筑施工现场必须按“三级配电二级保护”设置。施现场的用电设备必须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制,即每台用电设备必须有自己专用的开关箱,专用开关箱内必须设置独立的隔离开关和漏电保护器。

严禁在高压线下方搭设临建,堆放材料和进行施工作业:在高压线一侧作业时,必须保持至少6m的水平距离,达不到上述距离时,必须采取隔离防护措施。在宿舍工棚、仓库、办公室内严禁使用电饭堡、电水壶、电炉、电热杯等较大功率电器。如需使用,应由项目部安排专业电工在指定地点,安装可使用较高功率电器的电气线路和控制器。严禁使用不符合安全的电炉、电热棒等。严禁在宿舍内乱拉乱接电源,非专职电工不准乱接或更换熔丝,不准以其他金属丝代替熔丝保险丝。严禁在电线上凉衣服和挂其他东西等。

搬运较长的金属物体,如钢筋,钢管等材料时,应注意不要碰触到电线。在临近输电线路的建筑物上作业时,不能随便往下扔金属类杂物;更不能触摸,拉动电线或电线接触钢丝和电杆的拉线。移动金属梯子和操作平台时,要观察高处输电线路与移动物体的距离,确认有足够的安全距离,再进行作业。在地面或楼面上运送材料时,不要踏在电线上:停放手推车,堆放钢模板,跳板,钢筋时不要压在电线上。在移动有电源线的机械设备,如电焊机、水泵、小型木工机械等,必须先切断电源,不能带电搬动。当发现电线坠地或设备漏电时,切不可随意跑动和触摸金属物体,并保持10m以上距离。


04

施工机械安全


各种机械操作人员和车辆驾驶员,必须取得操作合格证,不准操作与证不相符的机械,不准将机械设备交给无本机操作证的人员操作,对机械操作人员要建立档案,专人管理。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本机说明书规定,严格执行工作前的检查制度和工作中注意观察及工作后的检查保养制度。驾驶室或操作室应坚持整洁,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严禁酒后操作机械,严禁机械带病运转或超负荷运转。机械设备在施工现场停放时,应选择安全的停放地点,夜间应有专人看管。用手柄起动的机械应注意手柄倒转伤人。向机械加油时要严禁烟火。严禁对运转中的机械设备进行修理、保养、调整等作业。指挥施工机械作业人员,必须站在可让人了望的安全地点并应明确规定指挥联系信号。

使用钢丝绳的机械,在运行中严禁用手套或其他物件接触钢丝绳。用钢丝绳拖拉机械或重物时,人员应远离钢丝绳。起重作业严格按照《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86)和《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执行。定期组织机电设备、车辆安全大检查,对检查中查出的安全问题,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进行调查处理,制定防范措施,防止机械事故的发生。操作人员应严格执行指挥人员的信号,在进行各项动作前,应鸣声示意。6级以上大风或大雨、大雪、大雾等恶劣天气时,应停止起重机露天作业。起重机的变幅指示器、力矩限制器、行程限位开关等安全装置必须齐全完整、灵敏有效。严禁用限位装置代替操作机构。起重机作业时,重物下方不得有人停留和通过。必须按规定的起重性能进行作业,不得超载作业和起吊重量不明的物体。


05

建筑施工消防安全


建筑施工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施工人员消防安全管理意识淡薄、建筑施工现场存在消防安全隐患、建筑消防设施定期维护检查制度落实不到位;建筑施工必须采取的消防安全措施,改进传统施工工艺,使用阻燃型保温材料、阻燃安全网;做好消防安全防范措施;建立有效的防火管理制度;按规定动火作业,做好防火应对措施;施工现场防火设施设备齐全;消防给水正常;用电装置和电气线路符合规范;提高警惕,多方合力抓消防安全。


06

建筑施工安全预防措施


“预防为主”的手段和途径,是指在生产活动中,根据生产活动的特点,对不同的生产要素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有效地控制不安全因素的发展和扩大,把可能发生的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以保证生产活动中人的安全与健康。

对于施工活动而言,“预防为主”就是必须预先分析危险点、危险源、危险场地等,预测和评估危害程度,发现和掌握危险出现的规律,指定事故应急预案,采取相应措施,将危险消灭在转化为事故之前。